留戀於蒙法爾科內的流行樂徒
Left In Monfalcone
ep1 愛冒險的女人
ep2 無欲無求
ep3 賺了的時間⁣⁣
ep4 醉酒
ep5 讀的書
ep6 到燈塔去
ep7 最好的年華
ep8 模特兒與書⁣
ep9 家政女神⁣⁣
ep10 瞓覺 is a cool thing⁣⁣⁣⁣
ep11 震撼一
ep12 美好事物⁣⁣⁣⁣
ep13 Corona Time
ep14 Rêverie⁣⁣⁣⁣⁣⁣
ep15 隆重儀式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ep16 文人不似文人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ep17 食色性也
ep18 水原閪子⁠
ep19 婊子養的
ep20 婊子養的(續)
ep21 我的天才女友
ep22 一期一會⁠
ep23 Necessary Darkness
ep24 過份美麗
ep25 蒙法爾科內⁠
ep26 Monet⁠
ep27 Larger than life⁠
ep28 Make each day count⁠
ep29 美⁠
ep30 Cat! Cat! CAT!⁠
ep31 文藝復興女
ep32 合乎現實的理想居所
ep33 #FFFF00
ep34 復刻回憶
ep35 社交距離
ep36 birthday suit
ep37 拖延症患者
ep38 Happy Together?
ep39 你老婆都食得幾辣架喎
ep40 我唔記得啦
ep41 bb 愛你一萬年⁠
ep42 比啲時間習慣吓咪得囉⁠⁠
ep43 悲觀後的樂觀⠀⁠⁠
ep44 靈魂伴侶的柴米油鹽⠀⁠⁠
ep45 特別的人⠀⁠⁠
ep46 飛蛾撲火⠀⁠⁠
ep47 風花雪月⁠⠀⁠⁠
ep48 焦頭爛額⠀⁠⁠
ep49 最真 · 愛伴侶⁠⁠⁠⠀⁠⁠
ep50 玩得開心啲⁠⠀⁠⁠
ep51 不合理熱情⁠⁠⁠⁠⠀⁠⁠
ep52 香港人的小確幸⁠⁠⁠⁠⠀⁠⁠
ep53 登高見博⁠⁠⁠⁠⁠⁠⁠⁠⠀⁠⁠




about
patreon
facebook
instagram
subscribe
buy me a coffee

ep47 風花雪月⁠

⁣⁣⁣⁣⁣⁣⁣
leftinmonfalcone_留戀於蒙法爾科內的流行樂徒_ep47_matisse_henri_master_arthistory
⁠⠀ 首先祝大家 2021 新年快樂!以前一到新年就會設下無數目標,人大了發現 new year resolution 對我這種人毫無用處。新年只是藉口,真正想做到的事情在年中循序漸進的做就好。⁠⠀ ⁠⠀

然而循序漸進也不易。因學業繁重,自九月開學就非常忙碌。雖然從沒輕視藝術歷史的碩士課程,不過離開大學已經六年,讀的又是沒有根基的科目,加上功課比 bachelor 時期更需自主,未掌握到節奏和策略之餘,亦要應付 freelance 的工作維生,所以失去了時間思考和閒情逸致去寫字。這證明寫字是奢侈的喜好習慣,需要極力維持。第二學期將在一月中開始,有了前三個月經驗,今年會兼顧得更好。感謝讀者變同學再變戰友的支持。⁠⠀ ⁠⠀

如果獲批的話,論文打算寫 19-20 世紀法國現代藝術(Modern Art)家 Henri Matisse 的創作與焦慮症。Matisse 的畫總是給人風花雪月之感,顏色強烈大膽豐富飽和,畫唱歌跳舞畫南法畫裸女畫金魚,主題風情萬種,作品風格極適合作裝飾用,very aesthetically pleasing。然而再翻查傳記和學術文章,原來他是個經常焦慮的人。我想研究焦慮與創意的關聯,了解焦慮對 Matisse 的畫作風格之影響,再深入分析 Matisse 整體的創作哲學。⁠⠀ ⁠⠀

可能因 Matisse 的作品過分美觀,有時畫作風格亦看似如孩童亂畫般幼齒,往往被人視為缺乏深度,故在 Matisse 死後五十年才有學者(Hilary Spurling)為他出版第一本傳記。比起 Matisse,同期的 Picasso(畢加索) 總是搶盡風頭,受後世追捧,成為西方藝術一個大名。但其實 Matisse 與 Picasso 亦師亦友,Picasso 那受到非洲藝術文化影響的畫風,實質乃受 Matisse 啟發。難道讓人賞心悅目的事必然欠缺深度嗎?我就用下半年挖掘一下 Matisse 到底有幾深。⁠⠀ ⁠⠀

越翻閱文獻,越喜歡 Matisse 的哲學。他經歷了兩次大戰,對抗過兩個嚴重疾病,嘗過人生的苦,七、八十歲仍然堅持創作,產量豐富,所以其作品給人的能量氣魄絕不兒戲。 Matisse 本人有句名言,他認為藝術必須像躺椅(armchair)一樣,人看著就覺得舒服。他主張而藝術品必須保持純粹(purity)、達至整體和諧(harmonious in entirety),讓人心境平和(serenity),在日常生活(rooted in everyday life)裡得到精神上的提升(elevation of the spirit above and beyond)*。 對我而言,他的畫具心靈慰藉之作用,看著看著,能某程度上連結靈性(spirituality),絕對有研究價值。Matisse 的風花雪月、感官盛宴,正是現代人最需要的良物。⁠⠀ ⁠⠀

藝術的療癒價值絕對不容小覷,尤其對覺得「藝術我識條鐵」的普羅大眾,對藝術首個切入點更多是其治癒心靈的效果。所謂藝術能陶冶性情,也許正是此意。所以我很想搞清楚,為何我久久未能忘懷在 Musee d'Orsay 看過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畫作。每個人會對不同藝術品產生連結,了解作品,了解原因等於了解自己,是有趣的過程。⁠⠀ ⁠⠀

這三個月有懷疑時會問自己,為何要讀歷史,更是藝術歷史?讀了個學期暫時的答案是,藝術歷史其實在講各種文明、文化和社會的歷史。該要如何生活?前人其實充滿智慧結晶,等待後人發掘。⁠⠀ ⁠⠀

2020 年過去了,雖然客觀環境看似每況愈下,但個人生活的質素其實大部分靠主觀角度去傳譯。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面對 2021 年?直覺告訴我,在 Matisse 身上會找到滿意的答案。新一年,希望疫情快點過去,讀者朋友們健康快樂。最後,2021 年我還是訂了一個目標,就是讀書之餘 Leftin 保持到定期出文。Patreon 亦會定期更新,好快同大家 update。⁠⠀ ⠀ ⁠

Image: Dance II, Henri Matisse, 1932

ep47 風花雪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