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戀於蒙法爾科內的流行樂徒
Left In Monfalcone
ep1 愛冒險的女人
ep2 無欲無求
ep3 賺了的時間⁣⁣
ep4 醉酒
ep5 讀的書
ep6 到燈塔去
ep7 最好的年華
ep8 模特兒與書⁣
ep9 家政女神⁣⁣
ep10 瞓覺 is a cool thing⁣⁣⁣⁣
ep11 震撼一
ep12 美好事物⁣⁣⁣⁣
ep13 Corona Time
ep14 Rêverie⁣⁣⁣⁣⁣⁣
ep15 隆重儀式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ep16 文人不似文人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ep17 食色性也
ep18 水原閪子⁠
ep19 婊子養的
ep20 婊子養的(續)
ep21 我的天才女友
ep22 一期一會⁠
ep23 Necessary Darkness
ep24 過份美麗
ep25 蒙法爾科內⁠
ep26 Monet⁠
ep27 Larger than life⁠
ep28 Make each day count⁠
ep29 美⁠
ep30 Cat! Cat! CAT!⁠
ep31 文藝復興女
ep32 合乎現實的理想居所
ep33 #FFFF00
ep34 復刻回憶
ep35 社交距離
ep36 birthday suit
ep37 拖延症患者
ep38 Happy Together?
ep39 你老婆都食得幾辣架喎
ep40 我唔記得啦
ep41 bb 愛你一萬年⁠
ep42 比啲時間習慣吓咪得囉⁠⁠
ep43 悲觀後的樂觀⠀⁠⁠
ep44 靈魂伴侶的柴米油鹽⠀⁠⁠
ep45 特別的人⠀⁠⁠
ep46 飛蛾撲火⠀⁠⁠
ep47 風花雪月⁠⠀⁠⁠
ep48 焦頭爛額⠀⁠⁠
ep49 最真 · 愛伴侶⁠⁠⁠⠀⁠⁠
ep50 玩得開心啲⁠⠀⁠⁠
ep51 不合理熱情⁠⁠⁠⁠⠀⁠⁠
ep52 香港人的小確幸⁠⁠⁠⁠⠀⁠⁠
ep53 登高見博⁠⁠⁠⁠⁠⁠⁠⁠⠀⁠⁠




about
patreon
facebook
instagram
subscribe
buy me a coffee

ep5 讀的書

⁣⁣⁣⁣⁣⁣⁣
leftinmonfalcone_留戀於蒙法爾科內的流行樂徒_ep5_讀的書_Hallie_tam
房間床頭長期放著十本八本書,睡前會揭揭,偶爾認真閱讀數個小時。除非很喜歡很有用,否則一本書很少一口氣看到底。所以出現了同一時間看幾本書的惡習。(其實說不定是件好事。)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
•Not The Kind of Girl, Lena Dunham⁣⁣⁣
•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中文版, André Aciman⁣⁣⁣
•I.T., Alexa Chung⁣⁣⁣
•Paris Paris Paris, Lostin Magazine⁣⁣⁣
•阿蘭論教育⁣⁣⁣
•12 Rules Of Life, Jordan Peterson⁣⁣⁣ ⁣⁣⁣⁣⁣⁣

/ Not The Kind Of Girl ⁣⁣⁣/
Lena Dunham的言行舉止一向極具爭議,但無疑她確實才華洋溢,文藝得來並不故作憂鬱。作品生動有趣,最迷人是將自己好好醜醜一切寫盡,不糾結、不拖泥帶水,個人認為以創意寫作來說,她非常值得學習,可說是我偶像。⁣⁣⁣ ⁣⁣⁣⁣⁣⁣

/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⁣⁣/
已經看過英文版,再讀譯本為多讀點中文而已。電影去年看過,一年後感動仍然縈繞於心。人無再少年,回憶總是美好。逝去夏日,餘生在腦海要度過多少遍?⁣⁣⁣ ⁣⁣⁣⁣⁣⁣

/ I.T. ⁣⁣⁣/⁣⁣⁣
英倫I.T. girl Alexa Chung的圖文集,其實not even是她的圖,而是一堆她喜愛的女性時裝風格。說真沒什麼特別,看完會把它賣掉。⁣⁣⁣ ⁣⁣⁣⁣⁣⁣

/ Paris, Paris, Paris ⁣⁣⁣/
從日本東京的蔦屋書店買來的。就是對Lostin Magazine有無限熱愛。每個國家不同封面風格,設計鮮明,排版聰明,聞落更有幼稚園常用的蠟筆味道。以散文形式介紹local眼中的巴黎,附上人物專訪及相關文藝作品介紹,看完其實不太需要親身體驗,圖文並茂已經讓人看得開心。⁣⁣⁣ ⁣⁣⁣⁣⁣⁣

/ 阿蘭論教育 ⁣⁣⁣/
前一本讀過《阿蘭論幸福》,因為大家都叫阿蘭,分外親切所以買了。論幸福講如何讓人開心,是橫跨古今中外的世紀大議題。最深刻印象是:「別人生氣的時候請他坐下,這樣他會舒服起來,怒氣亦會退去。」情緒跟身體生理姿勢關係密不可切。至於論教育,我只看了幾章。⁣⁣⁣ ⁣⁣⁣⁣⁣⁣

/ 12 Rules Of Life ⁣⁣⁣/
2018年度最喜愛書本,沒有之一。Jordan Peterson可說是當今互聯網最popular,人人想要的父親figure,皆因他雖傳統保守,卻十分貼地理性的分析社會大眾心理問題,並提供合情合理,充滿哲理的解決方法,所以大家都笑說想要這樣一個父親。(知識智慧用之不盡的男人果然很吸引)讀本文字艱深難明 — 引經據典,加上詳盡多角度分析,導致文章鋪排長而複雜,要讀完兼讀懂需時,我還欠一章。⁣⁣⁣ ⁣⁣⁣⁣⁣⁣

其中一章 “Treat yourself like someone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helping ”,提到我們總是按時為寵物餵藥,對自己則馬馬虎虎。再以聖經創世紀作引子,論述生於為人我們為何感到羞恥,時而自我毀滅。他提倡,對自己好是對他人好的唯一方法,進而說服讀者對自己寬容點。⁣⁣⁣ ⁣⁣⁣⁣⁣⁣

每次閱讀他的文章,猶如看了場精彩絕倫的人文歷史心理哲學宗教辯論。如此博學又到位的self-help material,很難不愛上。⁣⁣⁣ ⁣⁣⁣⁣⁣⁣

有興趣了解這個男人更多,建議看看這場與女權(?)主播的辯論(youtube search “jordon peterson cathy newman),一睹他的頭腦如何精彩,談吐如何冷靜得體。⁣⁣⁣ ⁣⁣⁣ ⁣⁣⁣

暫時這麼多。本想說今年想讀到x數量本書,但其實書不志在多讀,數量並非重點。讀得深刻入腦,知識智慧能需時運用自如就最好。 Photo by 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