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戀於蒙法爾科內的流行樂徒
Left In Monfalcone
ep1 愛冒險的女人
ep2 無欲無求
ep3 賺了的時間⁣⁣
ep4 醉酒
ep5 讀的書
ep6 到燈塔去
ep7 最好的年華
ep8 模特兒與書⁣
ep9 家政女神⁣⁣
ep10 瞓覺 is a cool thing⁣⁣⁣⁣
ep11 震撼一
ep12 美好事物⁣⁣⁣⁣
ep13 Corona Time
ep14 Rêverie⁣⁣⁣⁣⁣⁣
ep15 隆重儀式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ep16 文人不似文人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ep17 食色性也
ep18 水原閪子⁠
ep19 婊子養的
ep20 婊子養的(續)
ep21 我的天才女友
ep22 一期一會⁠
ep23 Necessary Darkness
ep24 過份美麗
ep25 蒙法爾科內⁠
ep26 Monet⁠
ep27 Larger than life⁠
ep28 Make each day count⁠
ep29 美⁠
ep30 Cat! Cat! CAT!⁠
ep31 文藝復興女
ep32 合乎現實的理想居所
ep33 #FFFF00
ep34 復刻回憶
ep35 社交距離
ep36 birthday suit
ep37 拖延症患者
ep38 Happy Together?
ep39 你老婆都食得幾辣架喎
ep40 我唔記得啦
ep41 bb 愛你一萬年⁠
ep42 比啲時間習慣吓咪得囉⁠⁠
ep43 悲觀後的樂觀⠀⁠⁠
ep44 靈魂伴侶的柴米油鹽⠀⁠⁠
ep45 特別的人⠀⁠⁠
ep46 飛蛾撲火⠀⁠⁠
ep47 風花雪月⁠⠀⁠⁠
ep48 焦頭爛額⠀⁠⁠
ep49 最真 · 愛伴侶⁠⁠⁠⠀⁠⁠
ep50 玩得開心啲⁠⠀⁠⁠
ep51 不合理熱情⁠⁠⁠⁠⠀⁠⁠
ep52 香港人的小確幸⁠⁠⁠⁠⠀⁠⁠
ep53 登高見博⁠⁠⁠⁠⁠⁠⁠⁠⠀⁠⁠




about
patreon
facebook
instagram
subscribe
buy me a coffee

ep31 文藝復興女

⁣⁣⁣⁣⁣⁣⁣
leftinmonfalcone_留戀於蒙法爾科內的流行樂徒_ep31_文藝復興女_monlisa_leonardo_da_vinci_蒙娜麗莎_Renaissance_men_women
史上最廣爲人知的畫作,毫無疑問是文藝復興時期,由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所畫的《Mona Lisa 蒙娜麗莎》。這幅畫會這樣知名,畫中人的神秘身份和笑容等都是炒作,真正原因其實是 1911 年它曾在羅浮宮遭竊,引得各地報章報導,連畢卡索都被帶到警局問話。拿回畫作後,羅浮宮從此以它為鎮館之寶,人們才議論紛紛。⁠⁣ ⁠⁣

世事一向由巧合構成,達文西應該想不到其《Mona Lisa》會因一單失竊案而成爲世上最著名的畫,讓他成爲可能是世上最著名的畫家,但達文西所涉獵範疇遠超繪畫。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*的博學者(polymath),除了繪畫,在音樂、建築、解剖學、數學、幾何學、生理學、動物學、天文學、地質學、氣象學、物理學、土木工程等領域亦有顯著成就,更發明了許多在當時未能實現,如飛行器等設計。⁠⁣ ⁠⁣

後人為達文西這種多才多藝的人 coin 了個名,為 Renaissance Men,文藝復興男,泛指思想興趣與知識涉獵範圍廣泛且深入的人,能融合各方知識以解決問題。什麼也略懂皮毛,只膚淺了解吹得下水的不算,而是有真材實料,確切成就。可能套於現代,例子有《Rick and Morty》的 Rick,或 Space X 和 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?對於有智性戀傾向的我,這些男人是真男神。⁠⁣ ⁠⁣

可能是 ENTP 外向直覺 Ne 使然(不明白是什麼可 search 下 「MBTI 16 人格」),我是個過分好奇好學的人,什麼也有興趣略知一二。曾因認真不理解人如何能疊埋心水專注一個範疇,而對無論選科、就業或人生路向都曾感到過極度迷茫與焦慮。⁠十年前中七(尾二一届高考生🙋🏻)Jupas 放榜選科,大家告訴我選應法律,因這是邁向光明未來的明智之選(然而幸好我沒有),但真正有興趣是創意媒體 、藝術和心理學。衡量過我喜歡讀書和分析事物,最後選了港大社科。⁠⁣ ⁠⁣

大學的英文為「University」,來自拉丁文Universita,有全面、整體、宇宙、世界的意思。但在香港的大學,普遍求學氣氛與香港教育制度和文化貫徹始終,大部分人只求一紙證書畢業搵工,為研究興趣而讀書看似天方夜譚。⁠⁣ ⁠⁣

我很快決定主修社會學:不用考試,只需寫文,研究對象範圍廣泛,小至個人日常互動,大至全球化社會趨勢、家庭、組織、市場、國家文化等,啱晒我何車。通常大學生會讀兩個主修或加個副修,然而我看中港大能跨科學習,將剩下學分拿去讀不同科目:藝術史、文學、佛學、心理學、哲學、韓國研究等,鍾意就讀。⁠⁣ ⁠⁣

現在回想,我不經意自製了只屬自己的 syllabus,一套跨科學習教育,讓我現在十分享受腦海的所思所想。當時不是瀟灑,只是興趣太多,加上香港中學教育制度、內容和學習氣氛實在太封建無趣,上到大學成了隻脫繮野馬,肆意自由自在吸收知識養份。最大得著是明白世界是個整體,事物關係密不可分,而科目只是將知識分類,讓人容易吸收,系統容易評分。⁠⁠⁣ ⁠⁣

例如要讀明社會學,必須同時對經濟學、心理學、人類學有一定認識;又例如藝術其實也是科學,畫畫要畫得像,要將光綫陰影精準描繪,事物比例要計數。有例如睇一部戲,可從其社會、心理、政治、歷史背景解讀,亦可純粹以顏色構圖審美,如 Wes Anderson 電影歎為觀止的色彩美學。⁠⁣ ⁠⁣

在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化的工業社會,人們仰賴專業和「專才」。Adam Smith 的《 The Wealth of Nations 國富論》就提到,分工(Specialization)才能把生產效率提高。但朝九晚五專才工作讓人憂鬱,從現代人越來越多情緒病痛可見, Karl Marx 的異化論(Alienation)已經成真。網絡世界迅速發展,資訊流通,技能不再唯我獨尊,隨時被機器 AI,加上 gig economy 的興起,似乎什麼都懂的「通才」才吃香。⁠⁣ ⁠⁣

我在想,通才雖然 handy,但容易周身刀無張利。然而 ⁠Renaissance Men 才是我們該追求的「全才」,是擁有真正擅長的核心領域,同時對其他領域亦有所涉獵,將看似完全無關的系統連結再自由發揮,給人無限驚喜。⁠⁣ ⁠⁣

Nigella Lawson 是我想到的 Renaissance Women(在《文人不像文人》提過)。她集文人尤物廚師於一身,成果是一系列以教人煮飯包裝,實質融合生活哲學和女性文學的書籍節目。文青不一定帶粗框咩布袋,斯文安靜,可以是波濤洶湧,風情萬種,同時安慰你味蕾,喂飽你肚子。⁠⁣ ⁠⁣

寫文也是。讓我最感暢快,是腦袋「叮」一聲,將不同事物道理接通,從而創出能解決問題的思考結論的瞬間。求知心和好奇慾旺盛是個 blessing。All the 文藝復興男女 out there,我們要精通一兩個範疇為軸心,然後繼續學習和理解世界, for the world is our oyster。⁠⁣ ⁠⁣

所以很貪心的留戀於蒙法爾科內的流行樂徒會繼續什麽都寫,什麼都試,因爲這樣世界才好玩。⁠⁣

Image: A playful version of Mona Lisa (1503-06) by Leonardo Da Vinci

ep31 文藝復興女